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池上鄉開拓時代
點閱率 : 3828
十九世紀初,池上鄉還是無人居住的荒地,北面為阿美族、西面為布農族、而南面則為卑南族,整個池上平原就是這三大族群勢力的緩衝地帶,也是原住民的共同獵場。
清朝的咸豐年間,平埔族人陸續由恆春、台南、高雄移墾到池上的新開園、萬安、大坡等地,開墾並建立聚落,此後,又經過了20多年,恆春的阿美族人才移墾大坡庄。原住民移墾的隔年,清政府實施『開山撫番』的政策,以『官招民墾』與『民招民墾』吸引漢人自前山,也就是台灣西半部,遷移至後山開墾。當時有個漢人名叫潘琴元,他招募了60位農民,承墾大坡頭東邊的荒地,3年後大坡等地區就已經有開墾過了熟地了。
綜觀清治時期,池上鄉已經是東部地區的重要庄落,當時已開墾的田地共180餘甲,漢人及原住民合計約有七百人之多。
甲午戰爭結束後,台灣被割讓給日本,但清軍副統領劉德杓堅守池上鄉新開園營區,拒絕投降日軍,幾經激戰,終於不敵日軍強大的軍力而被擊敗,台灣東部至此完全納入日方的控制。日治期間,日本人成立『台灣拓殖株式會社』,開始有計劃、有制度的開發池上平原,於是,花東鐵路通車前,池上鄉以新開園為行政中心,設有區役場,公學校、派出所、輕便車道等;花東鐵路通車後,政經中心才由新開園逐漸西移至車頭。
西元一九三七年,池上鄉因為位於『大坡池』之上,所以正式被稱為「池上」,並改制為關山郡池上庄,設立池上役場,從這時候開始,台灣西部的移民才陸續且大量前來,開墾廣大的池上平原
清朝的咸豐年間,平埔族人陸續由恆春、台南、高雄移墾到池上的新開園、萬安、大坡等地,開墾並建立聚落,此後,又經過了20多年,恆春的阿美族人才移墾大坡庄。原住民移墾的隔年,清政府實施『開山撫番』的政策,以『官招民墾』與『民招民墾』吸引漢人自前山,也就是台灣西半部,遷移至後山開墾。當時有個漢人名叫潘琴元,他招募了60位農民,承墾大坡頭東邊的荒地,3年後大坡等地區就已經有開墾過了熟地了。
綜觀清治時期,池上鄉已經是東部地區的重要庄落,當時已開墾的田地共180餘甲,漢人及原住民合計約有七百人之多。
甲午戰爭結束後,台灣被割讓給日本,但清軍副統領劉德杓堅守池上鄉新開園營區,拒絕投降日軍,幾經激戰,終於不敵日軍強大的軍力而被擊敗,台灣東部至此完全納入日方的控制。日治期間,日本人成立『台灣拓殖株式會社』,開始有計劃、有制度的開發池上平原,於是,花東鐵路通車前,池上鄉以新開園為行政中心,設有區役場,公學校、派出所、輕便車道等;花東鐵路通車後,政經中心才由新開園逐漸西移至車頭。
西元一九三七年,池上鄉因為位於『大坡池』之上,所以正式被稱為「池上」,並改制為關山郡池上庄,設立池上役場,從這時候開始,台灣西部的移民才陸續且大量前來,開墾廣大的池上平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