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導覽語音_阿嬤灶腳間
點閱率 : 2964
早期池上生活條件艱苦,製作飯包相當不易,每天必須在凌晨破曉前挑水、打柴、準備飯包材料,再以土灶炊煮,為的是要趕在火車五點半到站之前,做好飯包送到月台,而下午還要至大坡池撈米蝦,向附近農民收購食材。初期的飯包是以大坡池附近的月桃葉或竹葉包裝成御飯糰,後來才改用木盒包裝。
早期用灶的時代,燃料是一個關鍵,必須辛苦的到郊外撿枯樹或草茵來編織成橢圓形,以利生火燃燒。但漸漸的,大家開始改用粗糠壓實成形的燃料磚做燃料,之後又進步到原子碳,直到瓦斯燃料出現後,一切才便利了起來,瓦斯也變成日後燃料的主流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當時用灶生火煮飯,水煮沸後水份漸漸蒸乾,待水份接近米飯表面時,務必把正在燃燒的木材全部退出灶外,讓飯鍋內的餘溫自行蒸熟米飯,若時間拿捏不準,退火出灶速度太慢,整鍋飯一定燒焦,一切過程都必須靠著經驗累積,所以在早期煮飯要煮得好實屬不易。
「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」為了讓遊客體會當時的辛勞,做了這個「阿嬤的灶腳間」,模擬當時燒材煮菜的情景,重現當時的廚房模樣。
早期用灶的時代,燃料是一個關鍵,必須辛苦的到郊外撿枯樹或草茵來編織成橢圓形,以利生火燃燒。但漸漸的,大家開始改用粗糠壓實成形的燃料磚做燃料,之後又進步到原子碳,直到瓦斯燃料出現後,一切才便利了起來,瓦斯也變成日後燃料的主流,一直沿用到今天。
當時用灶生火煮飯,水煮沸後水份漸漸蒸乾,待水份接近米飯表面時,務必把正在燃燒的木材全部退出灶外,讓飯鍋內的餘溫自行蒸熟米飯,若時間拿捏不準,退火出灶速度太慢,整鍋飯一定燒焦,一切過程都必須靠著經驗累積,所以在早期煮飯要煮得好實屬不易。
「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」為了讓遊客體會當時的辛勞,做了這個「阿嬤的灶腳間」,模擬當時燒材煮菜的情景,重現當時的廚房模樣。